ibet国际集团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ibet国际集团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首页>正文

新华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12.9—2017.8)

 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不断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重新审势、定位新的本校的发展目标。为此,学校特制订五年发展规划,谋求进一步的超越与提升。

 一、校情分析

 新华小学创建于1908年春,原名为桦甸市第一所官办小学——县立初等小学堂。由于朝代更迭和行政区划变化,17次更改校名,1978年改称桦甸县新华小学,沿用至今。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303平方米,建筑面积7050平方米,绿地面积2140平方米。在校学生1230人,其中:农村入城住宿学生240人。教师69人,平均年龄38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96%,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教师总数的60%,地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6%。
几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原则,学校以“为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建和谐文明校园,塑德艺双馨教师、育全面发展学生,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办学目标,围绕着“团结、务实、自强、创先”的校风,正逐步打造一支队伍年轻,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学校形成了 “健康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桦甸市教育局评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标兵单位”、“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成绩优秀单位”、“幼教工作先进单位”、“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生管理先进单位”、“食堂卫生管理标兵单位”,荣获吉林市“劳动劳动实践教育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校本科研先进单位”,吉林省“先进科研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

 二、总体目标

 1.加大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建成“四化”的学校,“理念现代化、设施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师资时代化”。

 2.走内涵建设和文化发展之路,探索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学校精神的培养与形成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要通过学校精神去凝聚全体师生的精神动力,以此推动学校的发展。

 3.深入实践新课程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三、具体目标与措施

 (一)学校管理

 指导思想:

 学校管理以规范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以合作为方法,强调以人为本,着眼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

 措施:

 1.强化管理的制度化

 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制订教学、德育、职称评定、工资改革、课程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文件,使学校管理制度化。

 2.加强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关于学校发展规划、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人事制度等重大问题,实行“校务公开”制度,由全体教师协商讨论,最后由教师代表大会通过,由学校下发。

 (二)班子建设

 工作目标:

 努力构建一支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领导率先垂范,争当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勤政型领导,带领全校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浓厚学术氛围。

 措施:

 1.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每年至少读2本理论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通过读书学习,学以致用,不断提升政治思想素养和业务素质。

 2.注重自身形象建设,提升人格魅力,树立团队精神,工作中不推诿、不拖拉、顾大局、互理解、共支持。

 3.班子成员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参与“教研、听课、调研”等,并将此作为干部考核标准,及时掌握工作情况,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实效。

 4.实施中层干部聘任制,完善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和述职制度。

 (三)教师队伍建设

 工作目标: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线,建设一支乐于奉献、勤奋工作、主动发展、自主学习、长于研究、业务精良、善于交流、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人数较多的教师队伍,争取五年内培养十名县级以上教学能手,五名地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两名省级骨干教师。

 措施:

 1.立足校本培训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学校提供不同的校本培训内容。主要开展基础性培训和发展性培训。

 基础性培训:面上教师的共性辅导,安排如新课程标准、教师职业道德、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案例和教育论文撰写等内容。

 发展性培训:根据不同层次教师提供不同辅导,安排专家面对面指导、参观学习、专题报告、名师导读、名师带教、开展教育科研,尤其是通过与吉林市二实验小学的互动活动促进校际之间学科、学术交流。

 2.加强校本研修和区本研修。

 以教研组为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发挥教研组作用,逐步形成教研组研修制度,合作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设计一条以教研组建设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制度,通过“课例研讨”、“公开观摩”、“名师带教”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区本研修过程中,实现区域优质资源共享。

 3.创造展示机会

 开放课堂,落实教学公开观摩和同伴互助制度。课堂开放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提供教师专业成长的机会。让每位老师不仅开放自己的课堂接受观摩与学习,也有机会进入他人课堂观摩学习。使学校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

 逐步形成校内公开教学制度。每学期组织开展教研课、示范课、科研、汇报课、评优课、向家长展示课等活动。

 4.启动《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教师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制定专业发展目标,在学习、实践研究中不断提高。

 (1)教师个人阅读计划。学校要求教师制订阅读计划,开展教师阅读活动。

 (2)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计划。引领教师研究学校发展和学科教学问题,从中选择课题进行研究,促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3)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制订行动方案。

 (四)德育创新

 具体目标:

 1.构建新时期德育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加强学生养成习惯的研究和探索,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关心学生,关注生命。全面关心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成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本,使我校的学生健康、活泼、聪明、向上。

 3.形成各方参与的大德育网络,多方形成合力,与家庭、社区联合打造有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空间,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机制。

 措施:

 1.进一步健全组织管理网络,确立由校长、党支部副书记组成的德育决策机构,建立德育工作小组的德育操作机制,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

 2.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组织班主任学习、研究,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3.围绕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促进他们良好行为的养成。

 4.丰富少先队活动,发挥少先队员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效能。

 5.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体系,心理教师人员落实、心理教育课程落实、心理辅导场地落实,建立心理教育档案,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

 6.依托社区,开发、建设好学校德育基地,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体验。

 7.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发展、拓展家长委员会作用,研究学习型家庭建设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局面,最大限度取得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效果。

 (五)教学改革

 具体目标:

 1.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呵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2.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改变重教轻学方法,让学生“问”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灵”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措施:

 1.狠抓常规,建章立制

 规范备课、上课(提问、板书)、作业、质量监控等教学管理流程,制订各个教学基本环节的相应质量要求,明确相应的定量定性指标。每月检查一次老师的教案、记录和本簿,发现经验及时帮助提升、推广,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提出整改措施。

 (1)制定一堂好课的标准,指导课堂教学

 充分地认识一堂好课的标准:教学目标的充分性;教学内容的适切性;教学过程的协调性;师生关系的和谐性;教学结果的有效性。制定好课标准,指导课堂教学。

 (2)积极发挥作业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上的重要作用

 设计丰富的作业形式,积极发挥并拓展作业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促进作用。可以考虑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实践作业和表演作业的结合。

 (3)强化质量分析在常规管理中的作用

 对全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分层的质量分析,一旦发现教学质量问题就与任课教师共同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听课,并采取进一步措施,要求在教研组内加强对这些教师的课例分析,寻找对策。并进行后续的质量监控。

 2.聚焦课堂,优化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促进专业的自我更新

 以各教研组为主要阵地,组织教师认真地学习新课程标准,不断自我更新,自我重建。在学习的基础上,每位教师积极、自觉地开展日常的研究性教学实践,即主动和充分关注实践中新教育理念的综合渗透、研究实践和反思重建。

 (2)开展推门听课和跟踪听课活动。

 (3)改善教师教学策略

 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设计和组织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合一的角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单一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接受与体验、探究、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从单一个体学习方式,转为个体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变教师们的埋头苦干为抬头巧干。

 3.多元评价,体验成功

 探索多元评价方式,设计有助于对学生作全面有效的评价方式,并通过实施过程来进一步拓展评价的内容和完善评价的指标体系。

 (六)教科研管理

 指导思想:

 1.把教育科研当作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教科研理清办学思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使学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稳步发展。

 2.教育科研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以科研的目光发现问题,寻找突破口,深入开展以校为本的科研工作。以研究性态度开展教改工作,推动学校课程改革。

 3.教育科研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探索符合学校情况的校本研修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使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促使学校涌现出更多骨干教师、科研型教师。

 措施:

 1.建章建制,规范科研管理制度,扎实有序、科学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1)首先,成立教育科研工作组织机构;其次,抓实制度的管理;再次,抓住计划和方案的管理;最后,抓好实验过程的管理。

 (2)精心筹划、细心操作,保证科研课题的研究顺畅进行。课题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一线进行听课、案例分析、实践调研,定期召开课题研究课、阶段成果汇报课,每月召集实验教师进行一次课题实验研讨与经验交流,为实验教师开阔思路提供借鉴,及时了解实验的研究进程,设计好下一步的实验工作目标,适当的调整实验研究方案。

 (3)为实验教师外出培训、学术交流、观摩考察、发表文章、购买研究书籍、研究所需实验器材和设备以及课题实施等工作提供财力与物质支持。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我校现今面临的最大难题,我校现在编在岗55人,市政府按照师生配备比例核编81人,我校缺少教师26人。为了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我校将通过吉林省特岗教师计划和地方政府面向社会招聘教师等渠道,积极争取政策补充教师缺口。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培养规划,使这些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快速发展,早日成熟,从而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

 3.抓好龙头课题

 学校以健康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打造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培育健康教育模式,带动学校全方位的工作,科学内涵地向前发展,实现健康促进学校的终极目标。学校申报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科研引领,实践探索,努力打造一所省内具有较高名望、旗帜鲜明的特色小学。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把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健康教育融入德、智、体、美教育之中,营造了“健康益智”、“健康益德”、“健康益体”、“健康益美”的育人氛围。即: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态度,掌握健康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健康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实践健康高效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提升;引导学生运用健康的语言,规范健康的行为,营造健康的育人环境,塑造高尚的灵魂与健全的人格;通过了解健康的饮食,掌握健康的运动技能,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学生体质,强健学生体魄。引导学生读健康的文章,品健康的书画,赏健康的歌舞,观健康的影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助推学校整体工作跨越攀升。

 4.抓好其它课题

 (1)教导处、科研室开展吉林市级科研课题《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2)校带幼儿园开展桦甸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

 (3)教导处、科研室继续开展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方略和教材研究》。

 (4)德育处开展科研课题《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5)教导处、科研室开展吉林市校本科研三期工程《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的研究》。

 (七)提升信息技术水平

 具体目标:

 1.扩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范围与工作力度,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2.创设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信息环境,加速教师发展进程;建设现代化校园管理环境,提升工作水平与管理效率。

 措施:

 1.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对行政、教师进行中文输入、word、excel、ppt、网页制作等基础培训。

 2.提倡教师上课自制课件,有能力自制课件的教师要配给设备。中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完成5个PPT课件。

 3.进一步建设学校网站,使之成为学校对外交流展示的窗口,为家庭、社会与学校互相沟通提供良好的平台。

 4.实现管理网络化、资源网络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新平台。

 (八)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目标:建设现代化学校硬件设施,努力体现现代化,信息化,园艺化,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物质保障作用。

 措施:

 1.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建设一座50人位的高标准的实验室,添充实验教学仪器,满足科学学科的教学需求。

 2.建设校园网和班班通工程,争取班班达到一块现代化电子白板、一台液晶彩电、一台高端展台。为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学习提供优越条件,为教师的网联学习、博客交流、网上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学习创造专业发展的条件。

 3.逐年增加音、体、美器材和图书数量,满足音、体、美教学和小学生课外阅读、开拓视野的需要。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走廊、楼道、班级、办公室主题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5.进一步完成校园的美化、绿化工程,努力打造最美校园,最优管理。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工会、教代会制度建设,形成系统的制度体系,保障措施:定期听取教师意见、关心教师工作学习、民主评议干部、办学群策群议,深化校务公开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建立完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体系。

 2.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给每一位青年教师提供成材机会,关心每一位教师成长,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层次分明、学科覆盖均匀的骨干教师。建立系列骨干教师激励制。教师制定好个人五年发展目标,根据个人目标,校长室、教导处要创造条件,加强管理,加大培养力度。

 3.关心教职员工,尽可能地提高福利待遇,让教职工以校为家,以校为荣,体验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感受职业幸福。

 4.创设和谐平等的心理环境,营造互助互学的人际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大力培育弘扬优秀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把工作做实、做好、做细,师生、生生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健康向上,积极奋进。

 五、实施步骤

 一年奠基——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制订五年规划。建立各项制度,重点包括学校管理规范、校本研修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考勤制度、教职工奖惩制度、骨干教师培养提高制度等基础目标管理制。

 四年拓展——扎实运行,调整提高。

 重点向内涵建设、有效研修、建设学习、工作、研究共同体、形成校本特色等方面发展。

 五年成效——体现成效,酝酿发展。

 重点在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培养、特色学校文化的形成上创造突出业绩。

 (吉林省桦甸市新华小学教学校长  杨春莲)

中华人民共和国ibet国际集团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ibet国际集团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