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改革成效初显

陕西省渭南市教育局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以县为单位进行试点推行。经过半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促进了城乡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缓解了城区大班额和择校困难问题,成效初显。

根据试点要求,6月份,渭南市教育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意见》(渭教人〔2014〕24号),明确提出交流轮岗目标任务、范围比例、服务形式期限,并在编制管理、岗位设置、岗位聘用、职称评定、业务培训、工资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提供倾斜支持政策,确保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创新编制管理。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以县为单位定期对编制总量和各学段编制数量进行核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按需配备、结构优化、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互补余缺、有增有减的办法,根据班额、生源变化、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进行编制调剂,统筹使用教师编制。

二是统筹岗位聘用。对中高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宏观管理,以县为单位逐校核定中高级岗位总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根据教师校长交流轮岗需要进行城乡和校际间的适度统筹调剂。对于中高级岗位短缺的县市区,列出专项岗位计划,专门用于交流轮岗教师的职务评聘。对于交流轮岗到农村学校的,不受结构比例限制,在服务期限内享受所在职务层级内高聘一级待遇。

三是优先业务培训。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的教师为培训重点,进一步加强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等紧缺学科培训,着力提高交流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大交流轮岗教师、校长的培养培训力度,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校长的培训规模。在名师、名校长培训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中,优先从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交流的骨干教师、校长中选派。

四是提供待遇支持。各县市区积极研究设立相应的交流轮岗工作专项经费,用于解决交流到农村学校教师、校长的交通、生活补助等;在分配绩效工资时要重点向农村、边远山区、薄弱学校和一线教师倾斜;关心交流教师、校长的生活问题,设法为他们解决好食宿问题;统筹建设教师周转房时要优先保障交流到农村的教师、校长使用居住;分配到农村学校的新任教师,取消试用期。

五是评优晋职激励。在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省市级教学能手的评选中,优先向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交流的骨干教师倾斜。从2016年起,评选特级教师、县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时,参选人近十年内须具有2所以上学校的工作经历,或在农村(薄弱)学校有6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中小学教师评定高一级职称时,必须具有农村学校任教2年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的经历。对主动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工作的教师和校长,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评优树模等方面,实行倾斜优先政策。

在渭南市教育局监督指导下,各县市区高度重视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根据市上实施意见,结合各自实际,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了相关配套政策,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了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渭南市2014年秋季共交流教师1837名,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5%,其中交流名师(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533名;共轮岗校长163名,占符合轮岗条件校长总数的61%,很好地完成了省上规定的交流轮岗任务。同时,渭南市教育局还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教师培训培养力度,通过“送教下乡”、“名师名校行”等活动,选派名师专家深入到各县市区进行业务指导,接受培训的教师达到6000余人。2014年,渭南市共遴选16537名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国培”、“省培”、阳光师训等各类培训。

为了有序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渭南市教育局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稳步推进。一方面,积极构建交流轮岗工作长效机制,建立教师队伍“县管校用”管理体制,强化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统筹管理,使教师由“学校人”逐步变为“系统人”。另一方面,把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与“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大学区制度改革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城区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做好撤并学校校长教师的整合分流,推进大学区共同体内部教师校长资源共享。华县通过学校捆绑式管理模式,合阳县、韩城市等县市通过设立农村学校教师特殊津贴的形式,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市上定期对各县市区交流轮岗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评、义务教育均衡县、“双高双普”县、教育强县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

经过半年的改革试点,渭南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明显缓解。今年9月开学,城区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班额基本控制在50人、55人,其余年级班额严格控制在65人左右。由于办学条件、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的差异,近年来,家长“择校热”一直高烧不退,城区优质学校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流动,学校之间差距逐渐缩小,家长择校观念逐渐弱化,农民工子女进城速度放缓,减轻了城区学校教学压力。

二是农村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得到改善。农村学校数量相对较多,具有规模小、分布广的特点,按照师生比核定教师编制的标准,导致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难以解决。今年,渭南市向农村学校交流教师1121名,使农村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得到缓解,保证农村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是优化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农村学校教师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教学方式传统、知识更新较慢、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学科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渭南教师交流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他们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精良的教学艺术、饱满的工作热情送到农村,给农村学校输入新鲜血液,改善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提高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四是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工资待遇。为了激发教师交流的积极性,鼓励教师扎根农村学校,各县市区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交通位置等因素,对边远山区、农村地区学校教师进行分类补贴。合阳县、韩城市研究设立农村学校教师特殊津贴,合阳县每年由县级财政拿出400多万用于发放农村在职教师专项补助,韩城市按照50-700元标准(分六个等次)对农村学校教师进行补助。蒲城县计划设立相应的交流轮岗工作专项经费,每年计划拿出500万元,对进行交流轮岗的教师校长予以补助。其他县市区在分配绩效工资时都对农村教师给予了倾斜。

五是提升了县域内整体办学水平。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把教师由“学校人”逐步变为“系统人”,使教师在县域范围内流动更加规范有序,更加科学合理,逐步实现了教师校长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了教育公平,整体提升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渭南市教育局表示,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探索总结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经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期望,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渭南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ibet国际集团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ibet国际集团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