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还得抛弃功利心和实用主义,要把心思用在孩子的“成长”上,而不要过多功利性地“高瞻远瞩”孩子的成才。比如择校上,如果把“择同学”看得过于重要,恐怕会扭曲孩子的正常价值观。
进入4月,广州多所民办初中举办了开放日,吸引了众多家长前往。有的学校门口,家长队伍蜿蜒数百米,排到了马路上。尽管早在2015年,广州小升初就实施了“禁考令”,但一批又一批的家长仍然带着孩子奔跑在“小升初”的道路上。有的家长表示,即使广州各所初中本身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然而择校是为了择生源,让自己的孩子与最优秀的孩子在一起学习。
家长的爱子之心可以理解,但在明知学校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依然热衷于让孩子走在赶考路上,就为了自己的孩子和最优秀的孩子成为同学,表面看来符合优秀聚合效应,但事实上有悖教育的本义。教育不是简单的在成绩上“让优秀者脱颖而出”和“让优秀者更优秀”的概率题,而是综合的教育成长过程。将“优秀”简单化为成绩或者某些功利性因素,并热衷于让孩子只与这些孩子为伴,看似无可厚非,实则违背了教育理念和社会价值观念。
在许多家长的评价体系中,孩子优秀与否主要看成绩,甚至包括了孩子的家境、背景等因素。许多家长非常在意孩子“潜在同学”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教育背景,认为在“优秀孩子”的带动下,自己的孩子当然也会更优秀。更有一些家长热衷于从小为孩子搭桥铺路,希望孩子能与家庭背景“各种优越”的孩子成为同学。他们认为,这些孩子由于起点不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与他们成为同学,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以后有更多更好的人脉资源。正是由于这样的“优秀观”和价值观,导致部分家长在择校时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择校是择同学”因而成为一些家长信奉的教条。
但是,这样的观念误解了“优秀”的概念和教育的价值。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提倡“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人才”指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优秀的一面,都有属于自己的“比较优势”;“人人都能成才”是新型的人才观,包括了对成才的观念、公平的成长成才机制等内容。每个来自不同家庭、不同阶层、接受过不同教育的孩子,都有其特殊的地方。让孩子从小接触不同的孩子,既可以让其清晰认知千差万别的生活,也可以让他感受到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特点,汲取不一样的营养。这些收获不可能从成绩上反映出来,却会让他受益一生。
这也正是教育的价值追求。学校除了教书育人,还承载着促进社会阶层之间融合、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通过教育融合,在孩子还未形成功利价值观时,与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交往有利于让孩子养成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思想上更加包容,视野上更加开阔,更能实实在在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有利于进入社会后的成长成才。许多所谓的后进生在一些领域或特殊环境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或感召人心的举动,正是其优秀一面的展示。而将这些优秀的一面通过教育进行分享和整合,正是学校非常重要的功能。
对现代教育价值观念的认识,中外如出一辙。美国的正规学历教育机构非常注重生源的合理结构,在肤色、民族、国籍、阶层等方面有精准的控制。比如,美国中学的国际生比例,一般控制在10%左右,既保证了本土特色文化,又对外来文化进行适度并蓄。而一些“野鸡学校”则可能专门面向某一国家或地区招收学生。事实上,无论中外,如果是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和办学规律、一味迎合家长的学校,往往都是以敛财为目的,而不是以学生成长为根本追求的。
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还得抛弃功利心和实用主义,要把心思用在孩子的成长上,而不要过多功利性地“高瞻远瞩”孩子的成才。比如择校上,如果把“择同学”看得过于重要,其功利观念恐怕会扭曲孩子的正常价值观,说不定进入社会后,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输在了价值观上。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