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高校网络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相互融合,实现ibet国际集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努力探索的课题。结合西南大学的工作实践,高校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要注意以下三个关键点。
超越困境,增强实效
做好网络思政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我们遇到了什么困难、面临什么困境、遭遇什么瓶颈,从而在知晓问题、破解难题中提升网络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主要存在三大困境需要破解。
一是破解教师在社会角色虚拟与现实间的转换困境。线上和线下教育教学环境差异显著,两种环境中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与规范往往也不一致。我们注重改变以现实角色来解决网络思政工作问题的习惯,掌握在线上教育教学过程中按照虚拟角色要求开展活动的本领和技巧。线上当网络主播,线下做快递小哥,线上线下快速有序转换角色。
二是破解学生在网络内容真与假上的选择困境。网络空间高度开放和包容,碎片化、视觉化阅读与表达和评论化、开放化言论与观点相互冲击,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成为学生筛选时最直接的困扰。实际工作中,我们综合考虑思想内涵、贴近程度与受众反馈等多种因素,甄选那些符合学生需求、蕴含主流价值观的案例进行“定制化滴灌”;在内容的遴选与表达中,提供更多有观点、有温度、有品质的信息,不以“流量”论高下,筛选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善用“网言网语”,用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的热词以及喜欢看、愿意看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喜闻乐见、活灵活现的表达营造浸润式的思政教育氛围。
三是破解信息价值指向中一元与多元的冲突困境。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使得网络环境中各式各样的价值观信息多元化现象特别严重,网络思政不能在思政元素的选择上随意化、碎片化。实践中,我们注重云上课堂、线上推送的内容聚焦于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学术志向和专业伦理等方面的价值引领,强化网络思政的学理内涵,形成鲜明的价值引领体系。
构建平台,形成矩阵
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采编流程、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实现不同平台短期计划与长期规划相协调、单项规划与整体规划相衔接。就学校实际情况,我们注重抓好三级平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传播矩阵。
一是在校级平台构建上,除传统的校报、电台、电视以及网站外,自2011年起陆续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并通过建设“含弘新闻网”等融媒体平台将传统与新兴媒体力量有机融合。其中学校官方微信平台(订阅号+服务号)粉丝30万+,微博粉丝36万+,其他短视频平台(抖音+B站)粉丝10万+,曾获全国最具成长性高校官方微博、新媒体贡献奖,全国高校网络舆论影响力前10等奖项和荣誉。
二是在省级平台构建上,学校建有重庆市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重庆市高校思政工作咨政中心、高校舆情监测处置研究基地等省级平台。重庆市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牵头全市高校网络思政活动、落实全市高校网络思政重点任务,落实易班推广行动计划重庆高校实施方案(2019-2020)等,组织全市高校网络文化作品“一节一推选”评审推报等工作,反过来促进学校网络思政工作上台阶。
三是在国家级平台构建上,学校建有ibet国际集团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青春缙云)。近年来通过开通运营学校中国教育发布号、学习强国“学校”思政号、央视频号,拓展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大在线、微言教育等官方媒体平台发布渠道,上线西南大学学习强国号,着力打造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服务师生、推动发展的外宣平台。
丰富内容,完善体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根据网络环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其内容由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三方面的体系所构成,应遵循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渗透性和主体性相结合以及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我们注重抓好五大内容体系建设,丰富内容,优化产品供给,形成良性循环。
一是网络党建与团建。学校通过“党旗飘飘”“西大组工”“青春西大”等校园媒体坚持开展“党建风采”“先锋青年”“我要学习”等主题活动,让广大党员师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政策,时刻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有力推动教育实践层层递进、时时发力。
二是网络思政课程。早在2016年,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中就明确了“1+3”教学改革思路,提出要把网络作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点和新的增长点。经过几年探索积累,学校已初步建成“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大国三农”等系列精品网课与思政大课。
三是网络课程思政。学校构建3个方面共计11项建设举措的“311”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对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领域进行系统化和整体性设计,遴选建设“现代农业”“环境科学概论”等课程思政重点网络课程100门,建成“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等课程思政示范网络课程30门。
四是网络日常思政。学校通过网络举行“战疫亮光”行动,推出“战疫”网络微课20余门,故事汇200余篇,短视频、音频、书画作品1400余件。妥善处置重大突发网络舆情,充分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的特点。
五是网络心理援助。利用学校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等平台及学科优势,举办心理健康网络微讲座,在官方微信平台推出《疫情中的心理关爱手册》,先后在学校强国重庆平台和全国平台上推出“疫情防控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微讲座,积极服务校内师生和人民群众。
(作者系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