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报道,上海某知名高校新开的通识课程“似是而非”火爆至极。这门课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12位教授,准备了17个专题,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为教学目的。在课程容量为258人的情况下,选课人数超过一千,每周都有学生站着听课。
一门通识课火成这样,与课程设置切中学生痛点密切相关。细看教学计划,这门课要讲授的内容包括“用数学发现谬误”“一家医院患者死亡率高,是不是这家医院就不好”“基因能够算命吗”“排队的学问”等,都是贴近当代大学生心理、满足青年人好奇心的精选主题。此外,生动有趣的题目也为这门课加分不少。
高校勇于推进课程改革,符合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在引导高校杜绝“水课”、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上,ibet国际集团出台过不少政策意见。很多高校积极响应,推出了一批课程改革后的新课,引发诸多关注。高校推出“似是而非”这类通识课,也是本次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的积极实践。
但在百花齐放形势喜人的时候,也要保持清醒。放眼一些高校,很多表面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曾有专家参与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深入调查十年间未曾中断课程改革的高校,却发现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并未因频繁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得以有效解决。这说明,并不是学校搞了课程改革,就一定能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我们不应看到课程改革就一味叫好,而忽视了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的内在规律。
相较于“水课”,“金课”的标准应该是质的飞跃。业内一般认为,“金课”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同时教学形式要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需呈现探究性和个性化。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并非一份课改方案或者几节热闹的“网红课”就可以实现的。
诸多教育实践早已证明,课程的设计以及理想目标能否转化为教学效果,能否真正为学生吸收,内化为思维以及学养,不只取决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更取决于课堂的实施过程,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在实施方案中如何行动。如果一些课程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等现象未能得到有效改观,就算课堂一时热闹,也难以让课程改革的理念变为现实,难以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提升。一门好的课程,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一点点地有效展开与实施中造就的。这个过程不会轻松。
有的课程在一片红火的背后,也有学生委婉提出,“是否可以再增加一点课程难度?”“课程形式有点像讲座,内容不够深入,对我批判性思维的帮助不大”,并最终选择了退课。这些声音有时并不响亮,但应当引起学校教学团队的注意和警醒。
所幸,不少高校的教学团队对这一问题也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据媒体报道,有高校课程主创人员表示,真正好的课程并不是只给学生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要分析过程,找出逻辑推理的谬误,进而训练学生的学术思维。比起夺人眼球的课程名字和内容设置,出发点和落脚点摆得正,这是一些课改教学团队更值得赞誉的地方,也是更值得期待和关注之处。
(作者系本报记者)
作者:高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