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深处内陆城市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国际化办学如何开展?近年来,地处欠发达地区武陵山腹地的铜仁学院,始终秉持国际化办学要体现家国情怀,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扎根黔东办大学,服务铜仁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学校转型发展需要,实现国际教育全覆盖,服务师生发展的三大原则,坚持用“在地国际化”办学思路引领学校教育发展,国际化办学步入高速发展快车道,留学生人数位居贵州省高校前列,使身处大山深处的铜仁学院,具有了十足的国际范儿。
打造“留学铜仁”教育品牌
开拓多样化培养渠道和确保良好的生源质量是有效开展留学生办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学校通过设立“校长奖学金”“铜老奖学金”等近10个奖助学金项目,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奖助学金资助体系,着力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质生源,倾力打造“留学铜仁”教育品牌。现有在校留学生689名,占学校学生总数的8%,占贵州省留学生总数的19%,生源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和俄罗斯、蒙古等16个国家。
在留学生教育教学上,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自主学习+项目课程”的“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中华文化等课程作为通识课程贯穿留学生培养全过程,充分利用铜仁区域内梵净山、江口云舍、苗王城、大明边城、德江傩文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内人文馆、校史馆等文化资源,开展留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8年,老挝籍学生申铜服务于中老铁路建设,荣获“中老铁路2018年度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老挝籍留学生宋琦、陈睿深入老挝阿速坡省洪灾现场,用“中国话”挽救家乡受灾同胞;老挝籍学生赛雅、俄罗斯籍学生周小桐在2018年分别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贵州旅游形象大使”冠军、季军称号。柬埔寨ibet国际集团、老挝教育行政机构官员对铜仁学院致力于培养符合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扎根黔东大地办大学
铜仁学院秉持“立足黔东,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逐步实现了国际化办学从“走出去”到“引进来”的转变。学校与教育园区的其他高校创新合作,构建“1+4”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基层党建+”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以党建引领服务促进留学生学习与发展,探索构建“预科—专科—本科”一体化留学生培养格局,共同推进铜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学校为县域中小学引荐外籍教师20余名,并开展教育帮扶,为乡村中小学200余名英语骨干教师开展“小特精”培训,助推地方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学校组织由多个国家留学生组成的留学生足球协会、羽毛球协会到乡村中小学开展足球、羽毛球培训及比赛活动,丰富乡村学校学生第二课堂教学;学校主动对接地方行业、企业,建立“学校+”的跨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组织留学生参加铜仁的“龙舟节”、江口的“采青节”、沿河的“李花节”、印江的“迎春踏青”等文化旅游推介和文化体验活动,在开展项目课程教学的同时通过留学生服务地方旅游和社会发展,大力促进了内陆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
开放、包容、多元、和谐的文化氛围加深了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感情,留学生纷纷通过手机“朋友圈”向家人、朋友讲述 “铜仁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留学生成了推进铜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友好使者。
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近年来,学校与国外政府、教育机构、高校、企业等机构签订教育合作协议60余份,积极开展教育合作,常态化地邀请国(境)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铜仁学院开展合作研究、举办学术讲座和国际会议、开设课程等,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化校园,让全校师生共享教育国际化的成果。
铜仁学院与柬埔寨ibet国际集团共同建立“柬埔寨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与马来西亚多所高校建立了“马来西亚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开展跨国合作与人才培养研究;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之高等教育论坛、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之“一带一路”大学通识教育论坛,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学校及相关机构的300余名代表汇聚铜仁,围绕高等教育发展达成了“铜仁共识”。学术合作研究和讲座范围从传统的文学单一学科扩展到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等多学科领域,覆盖了学校一半以上的学科和专业。
学校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留学生资源,组织师生编写小语种口语教材,并选拔优秀留学生担任小语种口语教师,开设老挝语、柬埔寨语、俄语等课程,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形成了特色校本培训课程。通过与合作伙伴国家、地区开展交流合作,本土教师与学生在校内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已全覆盖,师生的国际理念初步形成、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国际视野进一步开拓,为地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绩属于过去,改革永远在路上。学校将继续高擎“在地国际化”办学理念,扎根黔东大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引领国际化办学上水平、出特色,让身处大山的铜仁学院更具国际范儿。
(作者单位:铜仁学院,罗红芳系该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