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刚刚登陆上海的舞台剧《战马》人气爆棚,一票难求,上海电影学院学生王天和同学们却没花一分钱就拿到了观剧的门票。给王天和同学带来“福利”的,是易班网络平台上的应用“易班票务”。提起这件“神器”王天一脸兴奋:“这两年通过‘易班票务’看到了很多免费和半价文艺演出,对专业素养的提升很有帮助。”
类似“易班票务”这种专门服务于大学生的应用,在易班上比比皆是。此外,易班还有着“十八般武艺”。作为一个面向高校师生的网络平台,易班集论坛、社交网络、博客、微博等功能于一身,高校师生通过注册便可成为易班用户,共享上面的资源。在这里,用户可以获得包括教育教学、生活资讯、文化娱乐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自创建以来,易班已经覆盖全国10多个省区市近200所高校的327万名师生,还有更多的用户正加入进来,成为“易班人”。
未入校,先入班
才刚拿到入学通知书,重庆大学许多还未入学的2015级新生就已经熟络起来了,他们找到了自己的辅导员和同学,有了自己的“班级”,每天向老师和学长请教问题,就连自己的宿舍床位和同住室友信息也都已了解。这一切都发生在线上,载体则是学校在易班网上开辟的网络社区:重大易班。
一名新生在网上留言:“通过易班,我对大学的顾虑全部打消了,现在已经迫不及待想来上大学了,重大易班给我们上了很好的大学第一课。”重庆大学这一创新举措并非孤例。2015年的入学季,厦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一批高校也纷纷尝试通过易班将入学教育前置,让学生“未入校,先入班”。
入学之后新生们会发现,入学教育只是他们与易班“邂逅”的开始,易班就像校园生活的“百事通”。易班上汇聚了各高校8000多个自主开发的信息化应用,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奖助勤贷、宿舍服务、食堂团购、在线购票、二手物品交易等,涉及校园生活的种种功能在这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作为易班的第一批试点高校,东华大学已有170多门课程通过“易课堂”建立了课程班级。登录东华大学的“易课堂”可以看到,上面每门课程课堂笔记、习题、往年试卷、教材、教师课件以及科研参考材料等一应俱全。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与同上这门课的其他同学一起在网上讨论难题、探讨学习窍门,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还能够在线向任课教师求答案。
通识类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仅进驻“易课堂”一周,其课程资料下载量就有1000多次,远远高于本学期课程的选修人数,甚至还有许多下学期选修该课程的学生纷纷“囤货”。
迄今为止,东华大学已组织180余名专业教师长期驻点易班,其中教授、博导占70%。对于东华大学机械学院教师唐智来说,“易课堂”已经成为他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80后青年教师,唐智喜欢通过网络和学生们交流。唐智希望自己“不仅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还能成为他们成长中的伙伴”。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在易班上师生们一起成为“易班人”。
不刷易班,相当于没有洗脸
易班平台的交流互动性,也让学生们的沟通更频繁,不少学生通过易班主动帮助别人,让同学间关系更加融洽。
就读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小彭是个热心人,他几乎每天都在易班上发布动态,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为同学带去正能量。小彭发现本校一名素不相识的同学,在易班上抱怨自己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没过,就给他留言:“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只有继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别灰心,慢慢来。”一来二去,二人就成了朋友。
在厦门大学,易班已经成为学生们的网络新社区。“如果不刷易班,就相当于一天没有洗脸一样。”会计系学生小刘说,“没用过易班,你会觉得我说得夸张,用过之后便会有这样的感叹。”“希望多年以后的夜晚,我还能在易班找到来时的路,回味在最好的年华里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凤凰花下相遇、相识、相知的故事。”在管理学院易班先进班级建设活动颁奖典礼上,一名学生在分享经验时如此表达自己对母校和易班的感情。
“西华秋韵”晚会是西华大学每年秋季的保留节目,2015年的第八届“西华秋韵”与往年相比又有了一些“新节目”。暑假期间,学校便在易班开启“我要上秋韵”的选拔活动,尚未入学的新生也可以在易班上展示才艺并报名参加。晚会举办当晚,师生们通过易班手机客户端签到上墙、回复留言、点评节目、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节目并参与抽奖,留言数6万余条。学校利用易班这个网络平台提供文化服务,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做“接地气”的活动,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面,有效提升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学生们反映,“易课堂”不仅资源丰富,友好的用户体验还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学生在线上学习,通过参与积分、勋章、排行等网上活动,获得网络课堂的“学习奖励”,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改变思政课堂,“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讲好思政课,难;在网络时代讲好思政课,更难。而易班可以成为思政课教师们的得力助手。对此,上海海洋大学社科部主任董玉来深有体会。
董玉来是上海海洋大学加入易班网后最早在上面开博客的教师之一,仅2013年一年,他就在自己的易班上发表30万字,如今已在全市高校拥有大量粉丝。更让董玉来高兴的是,他所在的思政课教学团队,在2009年以前的学生评教中,得分很少超过80分,有了易班平台的互动交流,如今评分个个都在90分以上。“老师一份备课教案,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而通过易班这个交流互动平台,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不间断的讨论。”董玉来说。
四川农业大学则通过带动学生全员参与,发挥易班在思政课建设中的作用。该校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中征集3至5分钟的微视频在易班上进行展示。微视频主要围绕农动林等学科门类的教学、科研、实验或相关科技史的追溯回顾,学生或访谈专家学者,或还原某一科学实验中的哲学原理,或制作微电影和情景剧,生动活泼地阐释解读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学生们踊跃参与,共组队完成微视频逾百项。
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期间,上海围绕“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之魂”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线上活动,活动期间,近万名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此外,易班与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合作,制作了“中国近代史纲要”“翻天覆地三十年”一系列思政精品课程。该系列课程不仅通过易班“泛在学习”混合模式在线上和线下进行教学,更是开创了课程讨论新形式,让学生通过线上讨论深入认识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和改革开放的历程。
“如果说广大青年学生是我们志在必得的‘鱼’,高校思政教育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熊掌’,那么易班将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创造性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则是让‘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创新举措。”一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自己的易班上写下了这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