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国际集团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ibet国际集团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首页>正文

高等教育国际化: 欧洲案例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文化现象, 是一个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特征, 也是中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个共同目标之一。笔者在此将以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线索, 以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为背景, 以大量详实的政策文本为依据, 以国际组织、国家和大学等各个层面采取的重要行动为例证, 对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在发展进程及外在表现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希冀能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 一) 谋求和平: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起步(1945~1956)历史上, 欧洲人曾以各种方式进行过欧洲统一的伟大尝试, 其中战争是最常用的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和创伤, 迫使欧洲人对历史进行新的反思。欧洲人从整体上认识到, 必须抛弃旧的民族仇恨和狭隘的地方利益, 结成某种政治经济联盟或联邦, 才能实现欧洲的复兴和持久和平。

1946 年 9 月 19 日,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发表了一次反响极大的演讲。他指出: “欧洲一旦统一, 共享共同的遗产, 其三四亿人民将会享有无限的幸福、繁荣和辉煌。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可被称为欧洲合众国的区域结构, 建立欧洲大家庭。它的第一步是建立欧洲委员会 (Council of Eu-rope)。”
丘吉尔的演讲激起了欧洲国家人民对欧洲联合的热情。1949 年 5 月 5 日, 欧洲成立时间最早的欧洲一体化政府间组织之一———欧洲委员会正式成立。欧洲委员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谋求成员国在文化、科学事务上采取共同的行动政策。《欧洲委员会章程》及 1954 年通过的《欧洲文化公约》(European Culture Convention) 成为指导这一时期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文件, 为恢复各国高等教育的合作创造了现实的可能性。

欧洲委员会为实现其确立的宏伟目标展开了多方面的活动, 大学间的合作是欧洲委员会在欧洲文化合作方面所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也是《欧洲文化公约》所特别关注的问题。欧洲委员会专门设立了文化合作理事会(CDCC) 具体负责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合作项目。按照《欧洲委员会章程》和《欧洲文化公约》的有关精神, 欧洲一些国家开始恢复高等教育领域的接触, 各种高等教育合作的机构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欧洲文化大会”的召开、“欧洲学院”、“欧洲文化中心”、“欧洲大学委员会”、“高等教育委员会”的成立等, 而最引人注目的当数若干欧洲国家签署的《欧洲大学入学文凭等值公约》(1953) 、《欧洲大学学历等值公约》(1956) 、《欧洲大学学术资格相互承认公约》(1959) ,这三个公约的签署使战后初期欧洲高等教育合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欧洲委员会是战后初期欧洲高等教育合作的主要推动者。尽管欧洲委员会拥有的权力非常广泛, 但两种最重要的权力———防务和经济权利却被排除在外, 或者受到很大的限制, 而且《欧洲委员会章程》并没有规定各成员国落实具体措施的义务, 这就决定了欧洲委员会只是一个松散的政府间组织, 也使得其行动效力大打折扣。因此, 欧洲委员会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合作无论在合作的范围还是深度上都是非常有限的。尽管如此, 欧洲委员会仍为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早期发展创设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及丰硕成果也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 经济优先: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踯躅(1957~1979)本阶段对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主要体现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到 60 年代中期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以及共同市场的建设; 20世纪 70 年代欧洲对经济发展的重新思考及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关注。1957 年签署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是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基础性法律文件, 条约对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作了一些相关规定, 但相应的政策中根本没有“教育”一词, 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内容只体现在“文凭、证书和其他正式资格证件的相互承认”以及“职业培训”这两个大方面。这反映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在这个阶段还是将经济一体化作为首要任务, 而在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事务领域还鲜有举措, 这也直接导致了 20 世纪 60 年代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缓慢发展。1976 年 2 月欧共体成员国的ibet国际集团长们举行会议讨论教育合作的问题并形成一份决议———《欧共体理事会、各国ibet国际集团长 1976 年决议》。在这份决议中, 部长们提出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详细的行动计划。该决议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份政策文件, 特别是各国ibet国际集团长们提出的行动计划, 为欧共体及各成员国开展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作出了部署,指明了方向。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采取的行动主要集中在 20 世纪 70年代。1974 年 6 月, 欧共体理事会通过了一项新的决议(Resolution) 。决议认为, 应采取适当的教育政策, 为自由流动尤其是自由从业做出积极的贡献。并指出, 尽管各成员国的教育体系和培训课程都存在差异, 但最终获得的资格证书在进入相似职业领域的时候要具有广泛的可比性。有关职业资格相互承认和协调职业从业条件的各项指令(Di-rective) 应尽可能少地诉诸于具体培训要求的规定。1975年 6 月欧共体发布了第一份文凭和资格证书相互承认的指令, 要求成员国相互承认医学和健康领域的文凭。1978 年 7月和 12 月欧共体连续发布两个指令, 要求成员国相互承认牙医和兽医学领域的文凭。1976 年, 按照欧共体理事会决议的精神, 欧共体委员会推出了第一个教育行动方案(Ac-tion Programm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该方案中高等教育政策主要关注三件事情: 增进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合作, 改善文凭的学术认证以及鼓励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的流动。其中, 具体的实施计划则为 “联合学习计划”(Join StudyProgramme, 简称 JSP), 其意在推进当时 9 个成员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共同研究和学术交流。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教育问题根本就没有得到关注。《罗马条约》中的某些原则性规定主要出于经济目的, 意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成员国范围内公民的职业流动, 因此造成了 20 世纪 60 年代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缓慢发展甚至停滞不前。1970 年代在欧共体采取的行动计划的作用下, 高等教育一体化开始真正有所发展。虽然欧共体委员会当时不是按照教育标准, 而是按经济标准来制定这一行动计划, 但是就其效果而言, 这些措施及行动仍对后来欧共体国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起到先导性作用, 并奠定了基础。如同欧洲学者尼夫指出的, “对于任何一个历史学家来说, 如果回溯西欧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 20世纪 70 年代都是一个里程碑”。

( 三) 深化共同市场: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1980~1990)

20 世纪 80 年代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是在欧洲共同市场建设的深化以及向单一市场迈进的大背景下进行的。1983 年 6 月, 欧共体 10 个成员国的首脑在德国斯图加特欧共同签署了 《欧洲联盟神圣宣言(Solemn Decla-ration on European Union.)。宣言特别强调了文化合作的问题, 也有涉及到高等教育。《欧洲联盟神圣宣言》是促进欧共体深化发展的重要文件, 对于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来说其意义在于: 各成员国首脑不仅就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达成了新的共识, 并且作为新的政策演进目标得到共同体的重视。1986 年 2 月 17 日, 欧共体通过的《单一欧洲法令》(Single European Act) 对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不仅标志着欧共体在经济一体化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也意味着欧共体开始对社会事务加以关注。对高等教育来说, 其重要意义在于《单一欧洲法令》赋予了高等学校学生交流的合法性。

1987~1990 年是欧共体成员国之间教育合作的关键时期, 欧共体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高等教育行动计划。一为旨在支持高等教育与工业界合作的可米特计划(COMETT Programme) 。该计划强调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是欧共体委员会迈出的重要一步, 它是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等教育计划。二为旨在推动欧洲国际化学生交流和教师交流的伊拉斯莫计划(ERASMUS Programme) 。“伊拉斯莫计划”第一阶段(1987~1994 年) 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学生的跨国流动, 同时也涉及到教师的流动问题。“伊拉斯莫计划”主要有 4 个方面的内容: 在不同成员国大学之间建立合作网络; 为学生去其他国家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提供资助; 改善成员国间对证书和学习时间的认可标准; 为教师和学生成立的有关欧洲问题的各类协会提供资金, 为具有欧洲维度的高等教育出版物提供资助。三为欧共体理事会 1989 年 7 月做出决定(89/489/EEC) 批准的林瓜语言计(LINGUA Programme) 。其目标是在欧洲内部市场背景下, 改善青年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在共同体内加强外语教学和学习, 为各国公民参与新的欧洲的工作和商业活动创造条件。

20 世纪 80 年代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在欧洲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展开的, 目的是促进高校人员的交流与流动, 这与欧共体建设欧洲内部市场, 实现包括人员在内的“四大自由”的总体目标是相一致的。这一时期也No.1, 2008 Studies in Foreign Education Vol.35 General No.211- 46-是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时期, 欧共体不失时机地推出的一系列行动计划标志着欧共体在跨国层面上开展高等教育合作的开始。欧共体的高等教育政策及行动计划对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的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也起到了奠基和指引的作用, 1990 年代欧共体的高等教育政策和活动基本是这个时期的继续、拓展和延伸。

( 四) 政治诉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纵深发展(1991~1997)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背景, 一是《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另一个是苏东剧变和欧盟东扩。1991 年 12 月荷兰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 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 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欧洲政治联盟的确立和发展成为 1990 年代以来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向前推进的新的历史条件。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东欧剧变发生后, 欧共体开始积极酝酿对东欧国家的经济援助和社会重建, 着手实施欧共体关于援助中东欧及前苏联国家的计划与行动。1989 年 12月欧共体理事会通过文件, 率先对匈牙利和波兰提供援助。1990 年 9 月欧共体对文件进行了修改, 将援助范围扩大到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等 5 个中东欧国家。

1991 年 12 月欧共体再次通过表决, 将阿尔巴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四个东欧及前苏联国家纳入到援助范围。欧共体委员会 1991 年发表的《欧共体高等教育备忘录》提出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具体建议: “设法扩大入学规模; 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实现文凭的相互承认; 增强大学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使高校的科研成果迅速得到转化。”备忘录在 20 世纪 90 年代对欧洲的高等教育一体化有较大的推动作用。1991 年 12月首脑会议通过的《欧洲联盟条约》对原有的《罗马条约》进行了很大的修改。对“欧盟的职权范围”、“欧洲公民权利”、“教育、职业培训与青年”、“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扩充和规定。《欧洲联盟条约》以条约的形式固定了欧共体已有的活动, 并为将来的发展制定了基本原则。欧盟职权范围的扩大, 使得欧盟对教育有了合法的管辖权; 同时, 《欧洲联盟条约》赋予了欧盟公民若干项新的权利, 这些为欧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 促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1993 年9 月 29 日欧共体委员会发表了《教育的欧洲维度》绿皮书,指出在单一市场的新背景下, 教育的一个目标就是为年轻人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和经济领域行使自己的责任而作准备。因此, 引入欧洲维度的努力必须被认为是教育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的欧洲维度》绿皮书虽然只是一份政策的咨询报告, 但因此引发的关注和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这一阶段的行动措施表现为两方面。在欧盟层面上,1990 年欧共体委员会应各大学的要求设立让?莫内计划(JEAN MONNET project) , 主旨在于通过资助大学的相关研究, 推进欧洲一体化的建设。1990 年 5 月, 欧共体出台了“泰姆普斯第一期计划”(TEMPUS/PHARE, 1990~1993) , 这个计划旨在加强欧共体与中东欧 10 国的交流与合作。1993年欧共体对计划进行了延续并颁布了 “泰姆普斯ibet国际集团计划”(TEMPUS/TACIS, 1994~1999) , 目的是加强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在课程开发、教育机构改革、技能培训等内容的交流与合作。合作内容包括“联合欧洲计划”(JEPs) 和“人员流动资助计划”(IMGs) 。该计划成为推动中欧和东欧重返世界学术界主流的里程碑。“泰姆普斯计划”最有意义的成果是使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学者和管理人员进入到国际共同体之中。1995 年 3 月, 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共同推出 教 育 行 动 计 划———苏 格 拉 底 计 划 (SOCRATES Pro-gramme)。其目标是对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做出贡献, 创造一个开放的“欧洲教育合作区”。该计划对欧共体原有的教育行动计划进行了重新整合, 主要内容包括: 高等教育( “伊拉斯莫计划”) 、中小学教育( “夸美纽斯计划”) 和其他领域的活动( 外语教学、远程教育、信息交流) 。其中高等教育领域的“苏格拉底/伊拉斯莫计划”具体包括: 推进“欧洲维度”在大学中的发展, 鼓励学生交流和进行资金资助。

在国家层面上, 欧盟成员国在法律政策方面、国际化机构设置方面、经费资助方面也采取了相关措施。欧盟各成员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 普遍通过立法和颁布政策文件来促进和鼓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为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各国纷纷设立国际化的政府支持机构,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东欧国家在 20 世纪 90 年代浓郁的一体化的氛围中开始对各自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以期融入国际的学术共同体之中”。中东欧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 为高等教育的跨欧合作扫清了体制性的障碍, 使得高等教育机构在联合办学、课程开发、科研合作等方面进入了一个颇为活跃的阶段。

( 五) 经济全球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跨越(1998~)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 知识经济时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 而且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各种变革。“全球化”主要是指人类的活动跨越大陆和地区, 突破了地域和民族国家的局限, 形成了全球广泛的交往与联系。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的现代化, 全球化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跨国生产、跨国消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流动、集装箱运输、卫星通讯等使得各国经济互相依赖, 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地生存和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教育的全球化, 教育的全球化主要表现在教育的国际化。教育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受一定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制约。教育不可能实现全球一体化。但教育发展又有育人的自身规律, 特别是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是有共性的, 是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的。这种学习和借鉴就是通过教育的国际化来实现的。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 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出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些新跨越。

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反映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一体化的要求。1998 年 5 月 25 日, 德、法、英、意四国ibet国际集团长在法国巴黎的索邦大学签署了 《索邦宣言》(SorbonneDeclaration), 建议建立一个开放的欧洲高等教育区, 实现国家间学位互认, 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1999 年 6 月19 日, 欧洲 29 个国家的ibet国际集团长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城———中世纪欧洲最早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所在地, 签订了《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 , 提出到 2010 年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要达到如下具体目标: 1) 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 2) 欧洲各国相互承认学位, 在全欧范围内引进一种统一而且能够相互比较的学位体制———学士 (Bachelor) 和硕士(Master) 两种学位, 到 2010 年全欧洲的高校统一颁发学士(Bachelor) 和硕士(Master) 两种学位, 学士学制时间为3 年, 硕士为 1 到 1 年半左右, 各国形成由本科和研究生( 硕士) 两级层次构成的教育制度; 3) 建立学分互换制度; 4)加强在质量领域的合作以及促进欧洲各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 实现相对统一的欧洲区域高等教育制度。2001 年 5月 19 日, 33 个欧洲国家ibet国际集团长在布拉格召开圆桌会议,更加明确了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 进一步扩展了行动纲领, 将终身学习、高等教育机构和学生参与、增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吸引力等纳入到高等教育区目标之中。

2003年 9 月 18 日, 欧洲ibet国际集团长再次聚集在柏林召开第 3 次圆桌会议, 制定了 3 项优先行动计划: 1) 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2) 推动两级教育体制的有效执行; 3) 改善学位和学习年限的认可制度。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得到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认可, 并积极推进。2005 年 5 月 19 日, 博洛尼亚进程第四次欧洲ibet国际集团长会议在挪威卑尔根(Bergen) 举行, 至此, 欧洲共有 45 个国家正式参与到博洛尼亚进程中来。会后发表的《卑尔根公报》肯定了各国自《柏林公报》发表以来在质量保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并呼吁各成员国继续加强质量保障方面的学生参与和国际合作, 增强各院校系统性的内部保障机制并注重与外部保障的紧密联系。《博洛尼亚宣言》及后来所发表的一系列宣言、公报引起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强烈反响, 在欧洲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逐步推进, 整个欧洲高等教育开始真正迈上了一体化之路。

二、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表现

树立开放式办学的教育理念, 加快与国际教育市场的融合是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精神是要“把学生带到欧洲, 把欧洲带给学生”, 让欧洲成为人们求学和生活的向往之地, 充分展现欧洲魅力和实力。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外在表现集中地体现为国际化的教育目标、国际化的学生交流、国际化的教师交流、国际化的科研合作、国际化的课程设置与学分转换、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国际化的质量评估体系。

( 一)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目标

欧洲国家由于在地缘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相似性,同时也为了市场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实际需要, 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梦想。欧洲各国都希望对其他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有一个很好的理解, 以便有效地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欧洲人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成为一个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规划、实施和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来促进欧洲各国的整体现代化、一体化。1993 年欧盟通过在教育中引入“欧洲维度”的绿皮书, 提出跨国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旨在促进人员交流、教师培训、外语教学、远程教育、教学改革、信息交流、推广欧洲学校经验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改善语言能力, 增强对其他成员国的实践和文化的理解, 提高与其他国家人们一起工作或在其他地方工作的能力成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具体目标。1998 年的《索邦宣言》强调大学应该在形成欧洲“文化维度”(European Culture Dimension) 方面扮演关键性的角色。宣言提出到 2010 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European Area of Higher Education) 。此后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设想在博洛尼亚宣言 (1999) 、布拉格公报(2001) 、柏林公报(2003) 、卑尔根公报(2005) 中都得到了推动和发展。“欧洲高等教育区”为欧洲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设立了一个长远的目标, 该目标与欧盟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 既宏伟又切合实际, 因而成为欧洲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追求的共同目标和终极目标。

( 二) 国际化的学生交流

学生国际交流是指大学生在欧洲范围内的跨国流动,这是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学生的国际化交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欧洲各国都加强对外国学生的吸引, 另一方面也重视向外国派遣留学生。推动学生国际化交流的政策始于 1987 年的“伊拉斯莫计划”, 即“欧共体促进大学生流动行动计划”(European CommunityAction Scheme for the Mo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和苏格拉底计划及欧洲高等教育文凭、学历、学位的相互承认政策。按照伊拉斯莫计划, 学生流动主要是大学及非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按照协议在计划参与国内进行一段时期( 通常为 3- 12 个月) 的学习, 欧共体向他们提供旅费、语言预备学习费、生活费等在其他国家学习所需的“流动费用”,并且通过 “欧洲学分转化体系”(ECTS) 中的 “学习协议”(Learning Agreement) 对跨国学习的经历和状况加以记载和认可。欧共体在 1987~1990 年间为“伊拉斯莫计划”做出高达 8.5 亿欧洲货币单位(ECU) 的预算,对计划进行资助。
该计划得到了欧洲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学生流动的数量从 1987~1988 学年的 3 254 人, 增加到1990~1991 学年的 27 906 人,1989~1990 学年有 5 万欧盟成员国学生在另外一个成员国学习了 3- 12 个月不等,1995~1996 学年有 7 万大学生参加了欧盟的人员交流项目, 到 2002 年 10 月已有超过 100 万的学生参与其中。参与的国家由 1987 年的 11 个增加到 31 个( 包括苏格拉底计No.1, 2008 Studies in Foreign Education Vol.35 General No.211- 48-划) 。在这些学生中有一半的人认为在国外学习比在国内取得了更大的学业成绩; 超过 90%的学生对在国外的学习感到满意; 同时, 他们的外语能力和跨国知识得到了丰富, 国际就业能力得到了增强。

( 三) 国际化的教师交流

教师的国际交流表现为学者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专业方面超越国界、跨越学科的交互联系。教师的交流在各国都呈现出多样化、多渠道的方式, 既有政府自主的计划, 也有民间自主的全国性计划, 还有高校间的交流计划。“伊拉斯莫计划”在第一阶段(1987~1994) 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欧洲国家高校学生的跨国流动, 同时也涉及到教师的流动问题, 如 1990~1991 学年教师的流动达到了 1 400 人。另外, 还有上千所参加计划的院校和数千名教师获得了合作基金。

新的“伊拉斯莫计划”即苏格拉底计划是一个着眼于普通教育的内容更广泛的计划, 主要目的在于促使申请单位将自己的有关活动进行统筹安排, 促进单位之间的多边合作。项目由拉斯马斯计划(ERASMUS) 、夸美纽斯计划(COMENIUS) 、林瓜语言计划(LIGNUA) 、开放课程与远距离计划(ODL) 、成人教育计划、教育制度及政策的信息与经济交流计划等八个行动计划组成。该计划从 1995 年开始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个阶段从 1995 年到 1999 年, 1996年的《苏格拉底项目: 以拉斯马斯项目中优秀行为指南》将教师流动从以前单一的形式改为两种: 1- 8 个星期的短期流动和 2- 6 个月的中期流动。第二个阶段为 2000 年到2006 年, 该阶段在强调人员流动的同时, 将课程开发、专题性研究网络建设等作为新的重点。教师交流的主要内容则为教师到国外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经验的交流, 共同出版学术著作, 参加国际会议, 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交流, 加入国际组织或学术刊物编委会等。新计划实施以来, 教师的流动幅度虽然比学生小得多, 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1990~1991学年只有 1 400 人, 而 1997~1998学年达到 7 800 人, 2000~2001 学年参加到计划中来的教师进一步增加到 14 400 人。截至 2000 年, 教师的流动已达到4.1 万人。欧洲各国教师的国际交流已经使人们看到其积极影响———有助于教师了解学术研究的动向, 扩展教师的发展区间, 提高高校声望和学术水平, 增进国家间的了解与合作。

( 四) 国际化的科研合作

严格地说, 国际化的科研合作也是教师国际化交流的一个领域, 但在这里为了突出科研合作的重要性, 把它单独列出。众所周知, 近代以来欧洲尤其是西欧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 进入 20 世纪特别是二战后, 美国逐渐成为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导力量, 而作为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发源地的欧洲, 却相对滞后了。导致欧盟科技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欧盟长期缺乏全面和连贯的科技政策和科技合作。为了扭转这种局面, 欧洲各国高等学校加强了科学研究的合作。从 1983 年到2006 年, 欧洲各国实施了六个科技发展框架计划。其中1998~2002 年的第五个科技发展框架计划把解决欧盟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回应欧盟所面临的挑战作为重点目标, 从管理组织结构、研究领域、设置方式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新的调整。2002~2006 年的第六个科技发展框架计划, 围绕着整合欧洲的科研力量、建设欧洲科研区、巩固欧洲科研区的基础等三大目标而进行。在 2003 年的欧盟部长柏林会议上, 欧洲各国部长们首次提出欧洲高等教育区和欧洲科学研究区(European Research Area) 是知识欧洲的两大支柱, 科研是高等教育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部长们强调科研和科研培训的重要性, 以及学科交叉在提高教育质量和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该计划不仅提出了发展科技的具体内容, 还从科技手段和政治决策两方面提出了发展科技的具体方式和途径。框架计划所选择的优先研究领域( 如基因和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等) 基本覆盖了目前科学和技术的前沿领域, 体现了欧洲通过内部力量的整合积极参与全球化, 并充当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

( 五) 国际化的课程设置与学分转换

课程国际化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它不仅包含外语训练和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 而且还包含将全球眼界引入一般学科的“学科普遍化”过程。“伊拉斯莫计划”支持由三个以上国家的高校参与任何领域的联合课程开发, 并且提供经费上的支持。课程开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活动: 一是初级课程(CDI) 开发, 即加强各国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的课程合作; 二是高级课程(CDA) 开发, 主要是为研究生教育及培养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进行课程研发; 三是欧洲模块课程(EM) 开发, 包括欧洲国家历史、社会、文化和政策模块, 欧盟法律、欧盟组织机构、欧洲经济等欧洲一体化模块以及与某学科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等内容; 四是语言整合课程(ILC) 开发, 包括为满足学位课程要求而建立的学科专门化的语言模块和为学生选修提供的语言模块课程。 欧洲各国政府对大学课程合作方面也十分重视。如希腊的学位课程 ( 总共 1 370 种) 的 42%是与英国大学合作开设的; 21%与法国合作开设。课程国际化是通过课程衔接的形式来实现的。课程衔接指两所或更多的院校根据学分转换的原则共同定义学习课程, 学生在一所大学获得的学分可以在另一所大学获得承认或者进行转换, 以保证学生不受约束地继续学业或就业。目前欧洲影响最大的学分转换协议就是 ECTS(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 ———欧洲学分转换体制, 这是一种可在欧洲各国之间转换流通的学分体制。ECTS 通过采取灵活的学分制度来确保学分的可转让性, 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 创立一种简化的、可转换的和可比较的学位体系, 从而促进最广泛的学生流动。目前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都在实行 ECTS, 东欧国家也正在准备或考虑引入 ECTS。

( 六) 国际化的办学模式

特许经营是欧洲跨国高等教育较为普遍的一种模式,指来自于某一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 特权授予者) 授权来自2008 年第 1 期 外国教育研究 第 35 卷总第 211 期- 49-相同国家或者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或组织( 特许经营者) 以开设课程、授予学位等形式提供本国教育服务的一种国际化办学模式。特许经营通过双方的授权与认可, 既能使授权者获得利益, 提高知名度, 也能促使特许经营者在分享权利的同时履行自己的责任义务, 为所在国家的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选择, 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设立分校是另一种办学模式, 指一个国家的大学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校, 提供和母校一样的教育课程并授予相同的学位。欧洲的很多大学不仅向别的国家提供课程和学位, 而且还不断地向其他国家出口自己的品牌。实施远程教育和开办虚拟大学是一种新的国际化办学模式。欧洲作为信息技术发达、技术人才充足的地区, 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

2000 年 3 月, 欧盟在里斯本召开会议, 各国政府协调一致, 共同合作, 确定了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引擎的 10 年经济发展计划, 即“欧洲电子学习行动计划(E- learning) ”, 确保国家之间、大学之间、培训机构之间、政府与私营网络公司之间都有较明确的分工, 责权利分明, 避免内耗, 实现资源共享。英国、荷兰、比利时等欧盟国家都有很发达的国际化远程教育。欧盟还成立了网络远程教育协会———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 (Europe Association of Distance TeachingUniversity, 简称 EADTU), 主要目标是普及远距离教学、传播各会员的教学课程与学术专长及致力于欧洲学术资源整合。( 七) 国际化的质量评估体系

为了增强欧洲高等教育在国际教育市场的品牌效应,欧洲各国实施国际化的质量评估体系, 鼓励欧洲各国在质量保障上进行跨国合作。2003 年的柏林公报中, 欧洲各国部长们把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学位体系以及学位和学历的认可问题放在优先地位。认为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 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生命所在。部长们支持进一步建立在学校、国家和欧洲层面上的质量保证体系, 强调拟订共同的质量准则和方法, 呼吁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网络(ENQA) 及其会员单位加强与欧洲大学协会(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简称 EUA)、欧洲高等学校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Institu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简称 EURASHE) 、欧洲各国学生联合会(National Unions ofStudent in Europe, 简称 ESIB)等组织的合作, 共同拟定质量保证的准则、程序和工作指导书, 探索建立同行专家审查体系和鉴定机构的途径。

为保障欧洲国际化的质量评估体系的实施, 欧洲建立了国际化的评估机构———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网络(ENQA) 。它的经常性工作就是在政府部门、高等学校、质量保证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之间传播有关质量评估和质量保证的信息、经验、范例和新动向, 实施高等教育质量的跨国评估项目 (Transnational European E-valuation Project, 简称 TEEP)。高等教育质量跨国评估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在过去欧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一种适用于欧洲层面上的质量保证模式, 找出妨碍跨国评估的障碍, 提出克服这些障碍的战略措施, 为欧洲高等教育增加透明度和相容性作出贡献。

三、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及启示

高等学校在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机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既定的事实, 也是一个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现代大学从创办伊始就具有国际性的特征, 这与高等教育探索真理和发现知识的本质特征是密切相关的。探索真理和发现知识本身是一项没有国界的事业, 它只有在不断地国际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当中才可能取得进步。但是每一个国家的现代大学制度都是针对各国特定的社会制度和和文化传统而设计的, 因而也有着强烈的本土特色。面对汹涌澎湃的国际化潮流, 我国的高等教育该如何应对? 面对机遇和挑战, 我们必须要设计一套具有国际化理念的现代大学制度———国际化的人事制度、内部管理制度、教学制度、合作交流制度、质量保证制度等等。同时, 进一步加强政府和大学的角色转变: 一方面改变我国长期实行的政府外控式管理模式, 实行校本管理模式, 让高等学校在国际交流领域内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另一方面, 政府应该提供更多更好的国际交流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 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融合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ibet国际集团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ibet国际集团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